市面上的高蛋白粉百百款,你知道電子束檢測之下的高蛋白粉有什麼差異嗎?就讓FlowVIEW一一向你道來!
常見的高蛋白種類,分成動物性及植物性兩大類。
動物性蛋白通常是由牛奶及乳酪精煉而成,因此又被稱為乳清蛋白,牛奶中含有80%的酪蛋白。由於乳清蛋白吸收速度快,因而廣泛受到運動族群的喜愛。
而植物性蛋白(又稱素食蛋白),通常是由豌豆或大豆等豆類精煉而成。植物性蛋白不含乳糖,是素食者及乳糖不耐症者的福音。
▲圖片來源: Unsplash |
與牛奶製成的乳清蛋白相比,大豆蛋白的膽固醇及脂肪含量都比乳清蛋白低,缺點是其中的必須胺基酸不若乳清蛋白那麼完整,吸收程度也比乳清蛋白來得低。換言之,乳清蛋白與素食蛋白各有優缺點,若食用乳清蛋白會長痘痘或產生嚴重脹氣,不妨試試素食蛋白!
大家或許都有搖高蛋白搖到長二頭肌的經驗(?),而高蛋白的溶解度與眾多因素相關。
先來談談乳清的種類。
濃縮乳清主要由蛋白質構成,其中含少部分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及乳糖,這些都是溶解度差的物質,這是為何濃縮乳清最難搖開、也最容易結塊。相較之下,分離乳清去除了脂肪、碳水和乳糖,因而比濃縮乳清更容易搖勻。水解乳清經由消化酶分解成小分子,除了更好吸收、不易造成過敏,也更溶於水,但水解乳清有一個致命缺點:它的味道是所有乳清之中最腥的,因此各位客倌請慎購。
然而,透過不同的處理法能夠改善溶解度,如今許多乳清製造都採用「即溶處理」(Instantizing),若產品外包裝沒有明確標示,可以直接觀察乳清成分是否含有大豆卵磷脂 (Soy lecithin)或葵花卵磷脂 (Sunflower lecithin),如有,代表此產品是經過即溶處理。透過電子束檢測臨場觀測高蛋白在微觀視角中的結構,對於研發單位確切掌握液體檢測的結果有相當程度的幫助。
▲電子束檢測:乳清蛋白粉在SEM下不同尺度的影像
此外,儲存環境也很重要!外包裝上常標示的「最佳賞味期」及「保存方式」正是與溶解度息息相關。密封儲存乳清是最基本的,但即使如此,開封後的乳清仍然會接觸到水氣並受潮結塊;乳清暴露於陽光下或接觸到氧氣也會逐漸變質,變得更難溶解。除外在環境,與沖泡水量也有很大關聯。液體越多,和乳清分子碰撞的頻率越高,乳清也越好溶解。利用搖搖杯搭配鋼球也能讓乳清更好搖勻。
最後的關鍵因素就是水溫。一般而言,水溫越高、溶解度也越高,因此溫水比冷水更好將乳清溶解。但千萬記住,水溫太高會讓蛋白質變性凝固,雖然不影響蛋白質的營養價值,卻會讓吸收速度變慢,口感也變差。